掌阅小说>都市青春>可如易京师 > 第314章 诗书二绝艺压东坡
    出了欧府,苏轼、黄庭坚便要去沈括府上讨要沈方的墨宝,两人原本是乘马而来,沈方便从马车上面下来,从贺永和手里牵过一匹马,轻轻一跃,便稳稳地坐在马鞍之上。

    “子矩贤侄文武全才,苏某佩服。”苏轼赞叹道。

    “这不算什么,我自幼在转塘时便骑马、射箭,前些年便开得了七石弓,如今已许久不拉弓了。”沈方一边熟练地驾驶着骏马,一边如实说道。

    苏轼和黄庭坚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一丝骇然。两三石弓还听说过,这七石弓用什么样的弓身,又得用什么样的弓弦,实在令他们难以想象。

    “子矩莫非是想当武状元?”黄庭坚好奇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确有此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看来大周要出一名文武双状元了。”苏轼打趣道。

    “尽力而为即可,便如苏学士,原本是状元的文章,却因师公避嫌错失状元之位;我爹爹也是从卷首直接被落到二甲第七名。所以状元这名头,运气更重要。”

    马车之内,沈冲一脸疑惑地低声问沈括,“爹爹,二哥这几天所作所为难道真是装出来的?”显然,沈方在欧阳修府的表现出乎了沈冲的意料。

    “二哥自复生以来,所行之事多有深意,不可以常理度之。”沈括含糊地说道,沈方复生之后,并没有见过沈冲,沈冲只是隐隐约约听说沈方开启了智慧,发明了玻璃、水泥、火枪等物,却不知沈方有了代周自立之心。

    沈冲与沈方对话之时称其为了二弟,但与父亲谈论起二弟沈方,便依时人之习惯,按男丁顺序加“哥”来称呼,就象沈披称沈括为二哥一般。

    一行人到了昌国公府,在府中的李格非、韩睿见到苏轼、黄庭坚两位恩师到访,连忙指挥仆从敬果献茶,倒比沈冲、沈方两人还熟悉沈家的事务。

    苏轼向沈括介绍了这半年多来,二人所读的书,沈括点头道,“文叔,子沐,你们功课没有拉下,为师也很欣慰,过些日子,我准备带冲哥、方哥去延庆路历练,你们两人也随行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方能扩展见识,对你们今后做学问、办差使都有助益。”

    李格非、韩睿闻言均是大喜,连忙躬身听命,耽罗之行让他们二人豁然开朗,学问也在不知不觉间有了意外的提升,这战场之间果然能锤炼人。而昌国沈氏新发明的火枪,两人早有耳闻,可惜在京城根本没有办法搞到火枪,若到了西夏前线,他们当然可以练习射击技艺,甚至可以亲自上阵杀敌,而且比在耽罗时与北辽战斗安全很多。

    “你们两人今年也通过了乡试,按理说,为师不应阻了你们的前程,但为师觉得要想跳的高,还需要蹲的深,蹲下身子,沉下心,不怕流汗,不畏流血,历练上两年,写出来的文字都会有磅礴之力。冲哥也放弃了明年的省试,你们三个人和方哥一起准备两年后的科考。”

    “学生明白老师的深意,功名利禄岂能折了我辈男儿之志向。”李格非笑道。

    苏轼听了沈括与李格非、韩睿二人的教诲,深觉这几年虽然在大周文坛树立了地位,但是在政治上并不得意,保守派将自己奉为旗手,与新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,早已得罪了官家和石相,这半年间竟然没有受过官家的召见,官家所安排的差使也是无关紧要的闲差。只怕要不了多时,便会被石相打发离京。昌国!一个地名在苏轼的脑海中闪过。

    沈府前院书房,应苏轼、黄庭坚的要求,沈方演示了瘦筯体的书写。

    这一次,沈方并没有写在杭州城外武林山下抄的那首辛弃疾的《鹧鸪天·扑面征尘》,而是抄了一首后世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《长相思》。

    “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逾关那畔行,夜深千帐灯。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”李格非低声念道,眼睛中闪闪发亮。

    沈括看了这首词,只觉得比那首《鹧鸪天·扑面征尘》更有韵味,很适合出军边塞的心境,不由暗中思索,这又是哪一位词人的佳作,被方儿“偷”了过来。

    苏轼、黄庭坚看了这首词,觉得意境悠远,是一首佳作,但词的品质根本无法与瘦筯体带给他们的震撼相比。苏黄二人乃是当时有名的书画家,他们的笔迹被奉为珍品,但是眼前的这副作品呢?!